作者简介:孙寿涛,太阳成集团tyc7111cc教授、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研究基地”和天津市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联盟特约研究员。
本文得到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专项支持。
05方案实施以来,在“四门课程”为主要内容的本科生“公共政治理论课”体系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是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指导,起着统领作用。很显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本文拟以笔者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对如何讲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增强这门课程的吸引力谈几点看法。
简单说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整个理论体系是以科学的世界观为逻辑起点,通过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这个中介环节,推进到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论,最后顺理成章地落脚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论。在大学一年级讲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公共政治理论课程整个教学体系的奠基课程,对于大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起着基础性作用。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学习的好坏,对大学生“政治理论教育”的成效起着关键性作用。
一、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以增强本课程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这里的理论,首先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学好理论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性基础条件,正如江泽民指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离开本国实际和时代发展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静止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没有出路。”[1](P626)这里所谓的实际,就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实际、学习实际和个人的思想实际,其中与基本原理学习最相关的、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和道路。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和历史渊源,提出一系列重要论断。他说:“党的十八大精神说一千道一万,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这是我们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和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必要联系这个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联系十八以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增强理论学习的针对性,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理解和定位,以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特别应强调的是,通过对于马克思主义从19世纪中叶的产生到目前发展的几个阶段的回顾,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从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回顾,让学生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认识论的高度、从实践的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的角度明确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不断有新境界的道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新境界中的“发展”,就是指“思想解放”;而所谓的“新境界”,就是指通过思想解放,把人们的“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1](P633),由此在新的层次上和更大的空间里形成新思想,提出新观点,创立新理论,进而达到思想认识的新统一。马克思主义不断开拓新境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否定自身、发展自身,进而超越自身的过程。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新境界来说,这里有一个“思想解放”与“思想统一”良性互动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就是在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思想统一的循环往复、互相促进的良性发展中实现的。这样一个“思想解放”与“思想统一”的过程是无止境的,以此让学生明了: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出发,我们不应设想人类或其个体有朝一日会止歇于某一时点的理论或状态,所谓的“终结论”是有违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是错误的。
除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外,我们还可以充分借鉴中外思想史来展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术魅力。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应充分借鉴中外哲学史、科学史、经济学史等思想史的理论资源来突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魅力,呈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术性和科学性,以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的吸引力。应当说,大学生在中学时代或多或少地都接触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部分内容,由此也形成诸多前解甚至误解;而从内容上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学生中也素有抽象和难懂的抱怨,如何让学生克服心中既有的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误解,同时尽量以通俗而严谨的语言来讲述基本原理以吸引学生,扫清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障碍,是每一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师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我们认为,可以充分借鉴中外思想史学术史上的资源来厘清、突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和创新性。
二、借鉴哲学史资源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来龙去脉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诞生,是欧洲哲学史上的一次革命;同时,作为现代唯物主义,它又继承和发展了历史上的哲学思想。如果仅仅局限于教材中的原理,仅仅局限于从批评、反对的角度涉及中外哲学史的内容,难免使学生有如堕云里雾中的感觉,因为他们以前并未实质性地从正面接触中外哲学史,也就无法对教材上不断提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休谟、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形成一个“同情的了解”,当然也就无法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他们的理论之间的原则性界限,无从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意义。因此,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讲授对于哲学史的内容有一个大体上的了解,了解哲学思想的演变过程,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的每一个原理所针对的论敌。
比如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性质上属于唯物主义、是现代的唯物主义,它与唯心主义、与古代的和近代的唯物主义有原则的界限,这一点体现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每一个具体理论中,教材中的每条哲学原理的论证几乎都涉及到与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与旧唯物主义等的区别。所以教学伊始,就应重点对学生讲解哲学史上的哲学基本派别之间的争论与斗争,并以具体的哲学家为例讲清每一哲学派别的基本主张、历史渊源及其意义等,特别是通过哲学史上一些典型的哲学命题,使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以外的其他派别形成一个“同情的了解”,如以柏拉图的“理念”论和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学说为例讲清客观唯心主义的基本主张、论证思路和历史演变、以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和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为例讲解主观唯心主义的理论线索,等等。如此,扫清学生在后续理论学习中的障碍,使学生在了解哲学史基本发展线索的基础上,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产生的哲学史背景,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在哲学史上的革命性意义。
再比如说,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尤其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基础性概念。但实践这个概念的提出及其马克思主义内涵的确定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从哲学思想的演变中厘清从康德的理论实践、黑格尔绝对理念体系中的实践,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中的实践,最后一直到马克思科学的实践概念这一演变历程,有助于学生从思想史的角度把握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革命性意义;同时,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同样有许多哲学家和哲学流派使用实践概念,如美国的实用主义从实效角度和人或动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之角度使用实践概念,就有必要讲解清楚,以使学生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这些流派之理论的本质区别。如此,在理论的对比中突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特色和解决问题的优势,相应地也就增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吸引力。
众所周知,从理论渊源上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先进思想成果的结晶,它批判地继承了欧洲哲学史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优秀传统。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故此,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中,处处有着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应当通过讲授,使学生重点明了这两位哲学家的理论贡献及其对于马克思、恩格斯创建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起到的重要影响,从而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同于以往的革命性突破。
比如,虽然黑格尔和马克思、恩格斯都曾讲过“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类似的话,但他们对于哲学与时代之间关系的看法是截然不同的,这种不同体现于黑格尔和马克思的两句名言中。黑格尔曾说过“密纳发的猫头鹰要等黄昏到来,才会起飞”[3](P14),密纳发系古希腊神话中智慧女神雅典娜的罗马名称,智慧女神的肩头上常常蹲着一只猫头鹰,所以猫头鹰在西方传统中也成为智慧或哲学的象征,在黑格尔看来,作为时代精神之精华的哲学,往往是在一个时代末期出现的哲学理论,因为只有在时代末期的理论,才有条件对于整个时代从开始到末落的全过程进行反思,在黑格尔这里,哲学丝毫也不涉及旧时代向新时代过渡的问题;而马克思则不然,他明确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4](P61)在马克思看来,哲学不仅应当是于时代末期作总结一个时代的“猫头鹰”,她更应成为召唤新时代的“报晓鸡”,即“改变世界”以创造一个新时代。通过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这两句名言,讲清楚马克思的理论既继承历史上的优秀成果,又是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的特点,以此,使学生既看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旧理论的根本区别,也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特点。
三、借鉴科学史资源以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吸引力
一般说来,哲学理论的发展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二者在历史上相互促进:哲学理论概括和总结自然科学的成果,哲学理论每前进一步,都依赖于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哲学理论为自然科学提供世界观的指导和思维方法,自然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渗透着哲学的指导。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是哲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光辉典范。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在概括和总结19世纪上半叶的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以及后来的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等科学发现的基础上产生的。而后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也与自然科学的发展紧密相关。有鉴于此,有必要在教学中加强科学史背景的介绍,使学生具体了解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与联系,以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力。
比如,在讲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时,就有必要联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以爱因斯坦相对论及后来的量子力学为代表的现代物理学理论取代以牛顿理论为核心的经典物理学体系,当时引起了哲学界和自然科学界的极大混乱,许多人认为唯物主义失效了,提出“物质消灭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列宁对物理学的新成果进行正确的概括,撰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批判了当时科学主义思潮中的马赫主义,科学地以哲学方式界定物质范畴,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唯物主义基础:列宁巧妙地避开历史上旧的唯物主义以科学的方式(水、火、乃至原子等)规定物质概念的作法,转而以哲学的方式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角度界定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5]也就是说,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种界定避免了哲学的物质概念不得不因为自然科学关于物质结构认识的变迁而随时改变的困境,将哲学意义的物质概念与科学意义的物质概念作了明确的区分。通过这场“物理学革命”的介绍和回顾,使学生很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提出的历史背景和科学背景,进一步理解列宁以哲学的方式界定物质概念的理论意义。
同时应当指出,这一场“物理学革命”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它对于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也有其积极的启示和例证作用。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标志的现代物理学之取代牛顿的经典物理学,不是取消经典物理学,而只是摧毁后者的理论基础、限制后者的适用范围。通过这场物理学革命的讲述,通过经典物理学与现代物理学的比较,可以使学生很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辩证的否定观(即扬弃的观点),理解认识论中关于认识过程的辩证性、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以及有关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等诸原理。
四、借鉴经济学说史资源突出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分析的科学性
很显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是以马克思恩格斯两人的著作为主要依据的,是“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学界“回到马克思”的最新成果。故此,讲授这门课程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是要吸引学生接触和阅读经典著作。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反复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列毛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要与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结合起来,提高政治思想水平。而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中,《资本论》是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资本主义理论的主要依据,也是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坚实经济理论基础的最主要著作。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对资产阶级经济学进行批判与继承创新的产物,是融科学性与革命性于一体的典范。讲授中,可以通过对《资本论》及其手稿的介绍,通过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非/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论战,突显马克思主义经济分析的科学性和吸引力。
比如说,马克思自己的经济学研究之路,特别是他对经济学体系结构的探索过程,颇费周折。这一过程一方面体现马克思对自己著作的挑剔和严格,体现马克思本人的学术风范,值得大家学习;另一方面,在内容上马克思充分吸纳和分析学界同行和前辈特别是资产阶级学者的思想观点,并给予批判性分析,这也是《资本论》副标题命名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缘由。
自1843年开始经济学研究后,马克思就开始探索经济学体系结构问题[6]:1857年在《导言》中第一次提出《政治经济学批判》较为完整的体系结构,即分为“五篇结构”:一般的抽象的规定;资本、雇佣劳动、土地所有制;资产阶级在国家形式上的概括;生产的国际关系;世界市场和危机。1858年初,马克思对“五篇结构”作了调整,提出了“六册结构”的设想。这一结构计划在1859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序言》中马克思正式予以公布,即:“我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是按照以下的次序: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之后,马克思又将第一册“资本”分为资本一般、竞争或许多资本的相互作用、信用、股份资本这四篇。1862年底之后,马克思提出新计划,决定“以‘资本论’为标题单独出版,而‘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个名称只作为副标题”,《资本论》分作理论原理部分三卷和理论历史部分一卷的“四卷结构”计划。
从1857年《导言》提出“五篇结构”到1867年《资本论》第1卷出版,长达10年,马克思对经济学体系结构和科学内容不懈探讨,其经济学方法和理论原理不断创新,日臻完善。1866年,在对《资本论》第1卷作最后润色时,马克思不无自豪地指出:“在像我这样的著作中细节上的缺点是难免的。但是结构(黑体字,原文如此,引者注),即整个的内部联系是德国科学的辉煌成就。”[7]以此, 可见马克思从事学术研究的科学和严谨。
改革开放以来,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已批判过的许多错误的、庸俗的资产阶级观点,又在社会上重新出现。诸如对宣扬资源贡献价值论、效用价值论、供求价值论、物化劳动价值论、成本推动论、新公有制论、人力资本论等五花八门的陈词滥调,反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否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否定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主张私有化等等观点,我们有必要结合学界争论,以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予以分析批评[8],使学生辨清是非,相应地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更深刻的理解。
五、从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中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一次讲话中回顾了社会主义思想从提出到现在的历史过程,指出社会主义思想经历了六个时间段:“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逐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探索和实践,我们党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最后两章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时,我们有必要结合这六个时间段,讲清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历史进程和理论逻辑,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比如我们可以在历史回溯中,从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源头开始、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起点开始,厘清和理解社会主义作为世界人类文明进步的一种运动、思潮和制度,是怎样在凯歌行进和如磐风雨中向前发展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是怎样经过艰辛探索历史地选择科学社会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中,是怎样历经艰险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这一历史逻辑,有利于深化“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近现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必然性的理解,有利于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必然性的把握。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回溯,既全面展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也深入总结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揭示科学社会主义主题从社会主义为什么必然取代资本主义、到如何取代资本主义、再到如何在与资本主义并存中完善和发展自身的主题转换过程,从而深化了我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必然性及其规律性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改革开放30多年实践的根本总结,凝结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梦想,也体现着近代以来人类对社会主义的美好憧憬和不懈探索。我们还可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入手,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9]。
总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讲授,应当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尤其是联系当代中国的实际,特别是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现实针对性;应当联系哲学史、经济学史和科学史等思想史学术史的内容来增强本课程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如此方能充分吸引学生全面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石。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 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第626页。
[2]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3-1-6.
[3]黑格尔. 法哲学原理·序言[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列宁专题文集 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顾海良. 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结构的变化[N]. 光明日报,2014-2-27.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丁冰. 评胡世祯著《<资本论>研读》一书[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6).
[9]顾海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探索[J]. 教学与研究,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