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清杰:思政课教学的历史回顾和面临的问题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为例

来源:人民网公开课

发布者:陈永刚发布时间:2020-02-24浏览次数:389

作者简介:寇清杰,太阳成集团tyc7111cc教授、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研究基地”和天津市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联盟特约研究员。王建君,太阳成2019级博士,专业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本文得到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专项支持。

摘要: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十分关键的一环,是整个“思政”课体系的学理基础。《原理》课教学中需要在弄清新中国70年“思政”课发展脉络的基础上,认识并处理好教材与教学的关系、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关系等问题。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特别对进一步做好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提出新时代的要求。讲话中“六个要”和“八个统一”对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在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都有重要指导意义。现阶段,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原理”)课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教师讲不透、学生不愿听的困境,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有待进一步增强”,我们认为,要把原理课需要传递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阐释清楚,需要在把握新中国70年“思政”课程演变历程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材与教学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关系。

一、新中国70年“思政”课程的演变

新中国70年,“思政”课程方案屡经调整。“考察每个问题都要看某种现象在历史上怎样产生、在发展中经过哪些主要阶段,并根据它的这种发展去考察这一事物现在是怎样的。” 考察“思政”课程演变可以从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和改革开放以来两个阶段来考察,每个阶段又以特定的时间节点划分成若干小的阶段。

 1.新中国成立初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思政”课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这一历史阶段,“思政”课的主要任务是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破旧立新”,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全党先后在1951年5月和1954年5月两次召开全国宣传工作会议,立足于党和国家事业的战略任务上强调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在此时期主要任务就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新政权、恢复经济建设、保障向社会主义阶段过渡。“思政”课程也围绕党和国家战略部署,先出台了“52方案”(1952年),名称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课”,课程包括:新民主主义论、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后又出台“54方案”,名称为“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马列主义基础、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第二,1956年至1966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历了各种曲折,“思政”课发展同样不平坦。一方面,党和国家的各项建设取得较为积极的发展。毛泽东于1957年2月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党中央于同年4月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提出开展“一次既严肃认真又和风细雨的思想教育运动”。这些对我国当时各项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在贯彻党的八大正确路线上出现偏颇,党在指导思想上出现“左”的错误倾向。在此背景下,“思政”课“61方案”应运而生,名称为“共同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文科四门:中共党史、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主要学习毛泽东同志的政治学说)、政治经济学、哲学,理工科两门:中共党史、马克思列宁主义概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思政”课发展,对建国初期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促进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关键作用,又饱受挫折。但总体来说为此后的“思政”课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制度管理和系统建设的雄厚基础。

2.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政”课发展

从1978年至今,“思政”课主要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为主题。可分为三个小阶段。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至1992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开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从根本上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党和国家全面恢复发展的阶段,“思政”课“78方案”出台,名称为:马列主义理论课,课程设置: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中共党史、国际共运史;此后,又调整出台“79方案”,名称为: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哲学、国际共运史;“86方案”,名称是: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1987年,国家教委提出“思想教育课”,标志着出现“一课”,为“两课”的提出做出了准备。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稳步发展(1992年至2012年)。在这个时期,党的十四大系统科学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确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与此同时,新形势下党内外“左”右的干扰,西方颠覆势力等,始终干扰着党的各项事业。“思政”课面临一定挑战。党中央结合国内外情势,把握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进方向,不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思政”课教育工作者也紧紧围绕中国发展实际遇到的问题,在引导人民、凝聚共识、引领社会思潮方面做了大量细致工作。

1995年国家教委发布《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此后这一说法沿用多年,影响深远。接着出台“98方案”,名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课程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思想品德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2005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下发《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重新定位“思政”课,提高了思政科“身价” ,是谓目前正在通行的“05方案”。名称:思想政治理论课,恢复“一课”,统编教材,纳入“马工程”。“05方案”实施以来,思政课改革不断深入,自上而下层层重视,教师积极努力,取得明显效果。

第三阶段,创新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进入新时代。“思政”课在创新中前进。但是时间不等人,“思政”课发展一刻不能停歇,需要与新时代的召唤无缝对接,并且需要学界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面对各类社会思潮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思想状况及价值取向变化的各种挑战。“思政”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的新问题值得关注:第一,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媒体环境以及伴随互联网长大的新一代学生的特点,对讲好思政课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思政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能力相对不足。第二,从全国来看,思政教师队伍仍面临人才匮乏瓶颈。第三,思政课教材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不足,这也是思政教师反映的焦点。“知识的传授应是递进式,但现在的思政课教材从小学到大学,重复内容多,且重点观点阐释不足,不易被年轻人接受。另外,思政教材还需要避免知识的简单化、抽象化、重复化。”第四,当前思政课在对一些现实问题的解释和回应上不够及时,对学生思想引领作用发挥不够。一些教师缺乏问题导向,不关注现实问题,不进行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上课被看成是例行公事。

新时代飞速的发展而带来的种种挑战为接下来的“思政”课攻坚克难提供了发展机遇。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教材与教学的关系

教材(教科书、课本)作为国家意志、民族文化、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最直接的载体,具有隐性与显性的意识形态功能。我国具有注重教科书显性意识形态功能的传统,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更注重教科书隐性的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近代教育家陆费逵在《中华书局宣言书》明确提出“教科书革命”的口号,他指出:“国立根本,在乎教育,教育根本,实在教科书。教育不革命,国其终无由巩固,教科书不革命,教育目的终不能达到也。”

第一,教材自身发展是教学活动中的出发点。首先,打铁还需自身硬,教材是“思政”课能否科学、系统、高效开展的基础。教材攻坚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和水平的突破口。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使命,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政治性、思想性与学术性的统一体,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而且关系到育人育才、立德树人的整体。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符合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而教材无疑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和重要依据。其次,为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党和国家特别重视教材建设,将其纳入“马工程”教材,由国内著名专家学者直接完成,由资深专家组成咨询委员会负责审定。“马工程”教材的出版,解决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长期存在的教材不统一、质量参差不齐等难题,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了重要依据。自“05方案”实施以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建设与时俱进,从2006年出版第一版以来,先后相继出版了2008年、2009年、2010年、2013年、2015年、2018年六个修订版。加上第一版共出了七版。可谓是“十年磨一剑”!十几年来,《原理》教材作为“马工程”重点教材,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听取广大师生的意见,不断吸取理论界研究的新成果,不断在党的创新理论发展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中,与时俱进地充实和增加新内容,使教材不断完善,理论性、现实性、可读性明显增强。而且,不断加强修订工作是教材自身建设体系化的关键。以2018年《原理》教材修订工作为例,其中有以下特点:1.修订工作启动非常迅速;2.教材修订课题组成员作了较大调整;3.相对以往历次修订,本次修订力度最大;4.因为时间紧,本次修订仍然是有限目标。毋庸置疑,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当前教育系统的一项具有战略性、系统性的大事。

第二,教学过程是将教材物尽其用的实践环节。一方面,要用好、讲好新修订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思政”课教师能否将教材修订内容理解透彻是教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关键一环。一个时代需要新的理论,新的理论也必定在实践中不断检验,最终成为这个时代发展的指针。“思政”课教师必须对每一次变动后的教材进行学理性的考量。例如,2018版《原理》教材中增加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为什么增加这一部分内容,值得“思政”教师深入思考加以研究。另一方面,应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其一,从单纯的教材理论知识“灌输”,转变为抽象层面的讲解与现实生活现象融会贯通。不能简单对教材一知半解,或者妄加解读,这是教学过程中未能“吃透”教材的表现,往深里来说是教学态度上的缺失。其二,杜绝对教材形而上的讲解。马克思主义是继承了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是深度剖析社会历史运动规律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强大的方法论意义,《原理》课教学也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将理论具体化、大众化、生活化是“思政课”教师必须掌握的本领。一位颇受学生欢迎的思政名师的授课秘诀就是“三个贴近”“一个转换”:一要贴近实践,要有“问题意识”,“用现实激活理论”,引发学生兴趣;二要贴近学生,设身处地从学生角度想问题;三要贴近时代,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授课效果;“一个转换”是实现教学话语的转换,要讲“家常话”,将高深理论用通俗的话表达出来。

三、正确处理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关系

无论如何创新,都是内容为王,思政领域的创新一定要在理论上、在内容上进行创新。形式创新要为内容服务,为教学目的服务。要警惕空泛化、空心化,反对过度娱乐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讲话中指出:“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这种状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第一,空心化在学术界的表现。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就是在学术探讨的幌子下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核心理论的全面否定。如果对这一现象不加遏止,马克思主义就会被歪曲得面目全非,完全失去其合法性、正当性和思想上的指导性。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核心理论的形成,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标志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如果否定了这些核心理论,马克思主义就失去了它固有的阶级性、科学性和创造性,就会成为任何阶级、任何人都可以接受的一般学术观点和理论派别。这样,马克思主义就被空心化了。学术界的大环境直接影响“思政”课的小氛围,所以对学术界空心化要引起高度注意。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否定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论、认识论、辩证法等辩证唯物主义内容,在马克思恩格斯以前或多或少为中外思想家所阐述和论证,因此还不能说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原创思想和核心理论。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原创思想,恩格斯把它称为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唯物史观产生以后,“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避难所即历史观中被驱逐出去了,一种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被提出来了,用人们的存在说明他们的意识,而不是像以往那样用人们的意识说明他们的存在这样一条道路已经找到了”。列宁说:“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唯物史观原理,对于一切社会科学,都是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发现。从此,人类社会有了认识自身历史发展的战无不胜的理论武器。唯物史观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史上“壮丽的日出”。这是马克思主义核心理论之一,无论是在学术探讨还是是在“思政”课内容上是不容动摇的。但是,这个本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确定的和毫无争议的问题,现在却受到种种质疑。一些学者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已经无法解释当代社会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它主要适用于解释社会革命和阶级冲突;还有人认为唯物史观把物质生产作为分析社会现象的基础和出发点是“见物不见人”,不是以人为本;唯物史观强调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社会结构之间的矛盾运动及其社会革命思想,是造成社会动荡和社会灾难的根源,因此要“告别革命”;更有甚者,认为唯物史观的五大社会形态理论,即人类社会按照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从低级向高级依次更替和发展的现象是一种主观想象,不仅不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现实,而且也不符合世界发展的历史现实。

(二)对剩余价值论的否定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包括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资本积累论、资本流通论、资本分配论等等,其中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核心理论。因为政治经济学中的其他理论,在马克思之前的古典经济学家中或多或少已经阐述过了,马克思对这些理论进行了批判性继承,并且进行了革命性改造。只有剩余价值理论才是马克思的原创思想,因此,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另一个伟大发现。有的学者发文全面否定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剩余价值论和剥削理论,对资本主义大加赞扬和歌颂。文章鼓吹剩余价值论是一个理论假设,它夸大了工人阶级的劳动价值贡献量。作者认为利润是诸生产要素投入的结果,而非单一劳动要素的结晶。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理论难以自圆其说,因为所有资本都会带来价值增值,因此都是“可变”的。在讨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时,比较有倾向性的观点是:之所以要按生产要素分配,因为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也作出了贡献。反过来说,劳动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生产要素也在创造价值。把生产要素在使用价值生产中的作用和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直接合二为一。这种观点直接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进而否定剩余价值论。

(三)对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怀疑否定

科学社会主义也有核心理论,这个核心理论就是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在谈到自己的新贡献时,曾经明确指出:“无论是发现现代社会中有阶级存在或发现各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我的功劳。在我很久以前,资产阶级历史编纂学家就已经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也已经对各个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我所加上的新内容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列宁在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斗争中则强调:“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有的人在无产阶级专政问题上大做文章,认为无产阶级专政“是一种理论假说”“在现实中是一种虚幻”“既缺乏科学依据,又缺乏法律条文”“后人有责任研究专政论断中的缺陷”。有人为了否定当今世界存在的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从而否定无产阶级专政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就断定,到19世纪50年代末期,马克思恩格斯已经“不再提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目标,“改变了”早期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两大阶级生死搏斗的观点。还认为,列宁《帝国主义论》对一些资料的占有不充分,所以提出的观点“站不住脚”,斯大林的资本主义总危机理论“可笑”。在学术界种种对马克思主义的责难与故意歪曲都是值得防患于未然,否则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第二,思政课教学中的空心化现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在谈到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时,强调了四个“不能”。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不能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当作过时的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不能采取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的态度。“思政”课教学进入新时代已经取得了较以前很大的成果,但是在具体问题上还存在急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缺乏问题导向、热衷例行公事。有些“思政”课教师对《原理》课重视程度不够,认为按照教材形式要求的条条框框照本宣科走一遍即可,就是完成了教学工作,存在疲于应付、敷衍了事的心理。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也对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人民教师无上光荣,每个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思政”课教师不仅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为国家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思政”教师更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这支队伍承担着更高的使命与责任。

其次,形式大于内容,现象大于本质。形式和内容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形式服务于内容。为更好地展现内容、达到思政课的效果要探索和使用多种方式,但过多地强调形式,可能会使课程的理论性无意中被淡化,忽视思政课的意识形态要求。现在有一种现象,就是一些老师过于往形式上用力,形式可谓“花样翻新”,甚至在一些课堂上出现了过于“娱乐化”倾向,冲淡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题。“娱乐化”,按照传播学的解释,就是“事物以更显著的煽情性、花边性、刺激性的内容或形象出现,以吸引住观众眼球为目的,让一切形态的思考变得更感性、更具诱惑力,以达到人情味更浓、更贴近观众、更容易吸引大众关注的目的。”教学娱乐化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为了达到吸引学生注意的目的而对教学过程进行娱乐修饰,使其以更显著的煽情性、花边性、刺激性的内容或形象呈现给学生。一些老师为了提高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到课率,一改马克思主义的严肃的话语模式,代之以说唱、表演,融入小品、相声、舞台艺术,穿插游戏竞猜、影像播放等多种教学手段,老师俨然一位具有说学逗唱、十八般武艺集一身的舞台演员,学生如同身置秀场、笑声不断的演播厅,整个课堂教学显得气氛活跃、高潮迭起,只是下了课,除了那些笑话和八卦,学生往往想不起到底学到了什么。

再次,片面追求某种效应、效果。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一些“思政”课老师用麻辣新奇的解说,现代化的网络语言,甚至用灰色的网络段子对伟人事迹进行加工改造。殊不知,这种演绎不仅有损于思政课教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同时也给人以媚俗、庸俗之感,甚至影响到思政课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思政课过度娱乐化、综艺化,就会把课堂变成“故事会”、“影院”,就会失去思政课的政治性,达不到对理论的学习以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如果思政课教学失去本有的理论性,就不能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遇到现实问题,学生会因为缺失正确的理论指导,而不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能看清问题的本质,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高校是意识形态的主战场,思政课则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一切以娱乐化为目的的教育理念,往往会将政治的、道德的、历史的等一切价值都溶解于娱乐之中,把文化和思想完全当作一种“游戏”或“消遣”,全然倾注于形式、技巧和观赏的需要,忽视了思政课的思想导向性以及价值观的培养,使学术变得空洞、苍白,使教学变得无思想、无立场、无观念,这与思政课的教学宗旨是背道而驰的。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