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马亚男)为营造健康、文明、感恩、和谐的毕业生离校氛围,在师生之间搭建沟通情感的桥梁,更加细致周到地完成毕业生离校前的服务工作,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召开主题为“思源·感恩·祝福”2012届毕业生座谈会。学院党委书记平章起、院长纪亚光、副院长寇清杰、陈平以及学院各教学研究部门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在一段由毕业生自发收集素材创意完成的回顾视频《那些年,那些事儿》的动人旋律中开始。座谈会上,老师们细心询问了各位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结合自身的工作生活经历,与毕业生畅谈交流个人未来发展。毕业生在向老师们汇报各自升学、就业和创业情况的同时,也诚挚地表达了自己对学院师长几年如一日辛勤培育的感恩之情,以及对母校的深深眷恋。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生冯元谈到:“从一个青涩的高中毕业生,到现在羽翼渐丰即将展开人生另一段征程的有志青年,学院所给予我们的不仅是专业知识上的教授与指导,更是对我们具有“公能”特色的南开品格的塑造与培养。”
座谈会的氛围温馨而热烈。围绕“公能”素质教育规划纲要、围绕学校“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发展蓝图、围绕南开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办学理念、教育内容、培养方式等方面,毕业生针对学院的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管理水平等方面建言献策。其中,在教学内容上,学生建议学院在教授理论课程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实践类课程的安排,发挥名师博导、班导师、宿舍导师、辅导员、任课教师的教育合力,推进社会实践教育不断深化。在教学管理方面,毕业生提出应加强教学管理,建议学院建立更完善的师生信息沟通渠道和交流平台,通过合理的评教机制,使师生间建立起稳固的、持久的联系纽带。在学术研究方面,毕业生认为,针对马克思主义学科的交叉性特征,建议学院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跨学科学术交流活动,通过校际学生交流学访,帮助学生开拓专业视野,增强专业学习兴趣。
毕业生收集整理的意见建议得到学院主管领导和教师代表的高度重视。他们认真听取记录毕业生的建议和意见,并不时与学生交流想法,明确今后各项工作的努力方向。
老师们在座谈会的交流对话中,也抓住离校前的这一教育契机,引导毕业生牢记胡锦涛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中对青年人提出的“五点希望”,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牢固树立“爱国爱群之公”、自觉培养“服务社会之能”,增强毕业生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