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霈媛)2010年11月17日下午,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2010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举行班导师见面班会,余一凡老师与2010级新生见面。
班会于下午2点在主楼305教室举行。初冬午后的斜阳从窗子探进头来,给小小的教室增添了丝丝温馨。班会就在这样轻松温馨的气氛中开始了。
余老师先进行了自我介绍,并留下了通讯方式,同学们也简短地介绍了自己,以便老师更好地了解班级情况。也许是年龄相差不多,同学们在老师面前并不拘谨,不时地向老师提出关于大学、关于人生的问题。余老师询问了同学们的学习状况,很多同学表示伦理学比较难懂,其他课程目前压力不是很大。当谈到如何分配时间、安排生活时,余老师嘱咐新生不要浪费大学一年级的宝贵时间,要学会放宽视野。他鼓励同学们扩充知识面,多了解些其他专业知识,并说明了辅修和双修对于今后就业和考研的积极意义。
余老师还与大家分享了他刚上大学时的心境。他认为,刚步入大学时,总会明显地感觉到与他人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也不是短期内能够消解的,但这些都是正常的。在大学里要学会充实自我,把自己打造成令人羡慕的人才。
余老师十分关心同学们的生活,他叮嘱大家要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尤其是对于第一次远离家乡的同学,要开始有意识地锻炼自己料理生活的能力。
当谈到社会对于“90后”青年的看法时,教室内的气氛又热烈起来。同学们认为“90后”并没有人们所说的那么自私自利,那么张狂自大。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表示网络上的事件只是极少数的特例。余老师在日常的教学对“90后”有所了解,他说“90后”也没有大众所说的那么特立独行。他联想自己上学时人们对于“80后”的看法时说,现在社会上对“90后”的一些看法有些夸大的。
在班会的尾声,余老师给予班级男生承担班级责任的期望。同时,他希望在今后与我们相处的过程中形成一种轻松愉快的纽带,并真诚的说,无论什么时候,同学们遇到困扰和难题,都可以随时随地向他求助。班会在同学们感谢的掌声中结束。
在未知的前路上,2010级新生将有这样一位好导师一路同行,这不仅是大学生活的绚烂一笔,更将为未来走向社会留下弥足珍贵的积淀!